尊王攘夷的含义

尊王攘夷

拼音:zūn wáng rǎng yí 注音: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ㄧˊ
结构:成语

尊王攘夷的详细解释


谓尊崇王室,排斥夷狄。 春秋 时代,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,称其他少数民族为“夷狄”。当时, 周 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,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。 齐 晋 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,在其主持会盟期间,都以“尊王室”、“攘夷狄”相号召。 汉 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,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每当汉民族建立的***受到异族侵略时,统治阶级就以“尊王攘夷”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、团结御敌的口号。《论语·宪问》“ 晋文公 譎而不正, 齐桓公 正而不譎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二公皆诸侯盟主,攘夷狄以尊 周室 者也。” 清 皮锡瑞 《经学历史》八:“尊王攘夷,虽《春秋》大义;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。”

相关词语查询